领导干部需深入基层,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,通过实地调研、面对面交流等方式,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,及时解决问题,推动工作落实,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,带头践行党的宗旨,树立良好的形象,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。
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深入群众
在新时代背景下,领导干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、服务人民,成为摆在每一位领导者面前的重要课题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领导干部要“扑下身子、深入群众”,这是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和态度的高度要求。
深刻理解“扑下身子、深入群众”的内涵
-
扑下身子:
- 这是对领导干部姿态的要求,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能高高在上,而是要放下架子,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,真正走到基层去,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。
- 扑下身子意味着要脚踏实地,不搞形式主义,不做表面文章,而是要真抓实干,解决实际问题。
-
深入群众:
- 深入群众是对领导干部工作方式的要求,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,走进田间地头,走进社区街道,与群众面对面交流,倾听他们的声音,了解他们的疾苦。
- 深入群众还意味着要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,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,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,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。
领导干部“扑下身子、深入群众”的意义
-
增强执政能力:
- 通过深入群众,领导干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实际情况,掌握第一手资料,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。
- 与群众直接接触,可以增强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,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民生问题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。
-
密切党群关系:
- 领导干部深入群众,可以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,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,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。
- 这种密切的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,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。
-
推动事业发展:
- 领导干部通过深入群众,可以发现并总结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,将其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,推动事业的发展。
- 领导干部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避免出现大的偏差或失误,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领导干部如何做到“扑下身子、深入群众”
-
转变思想观念:
- 领导干部要认识到深入群众的重要性,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摒弃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思想。
- 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,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-
改进工作方法:
- 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,如调查研究、座谈讨论、实地考察等,深入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。
- 要善于倾听不同群体的声音,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诉求,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权益。
-
加强制度建设:
- 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,定期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,听取群众意见。
- 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,让群众的声音能够及时传递给上级领导,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
-
以身作则带头示范:
-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,带头深入基层,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其他党员干部。
- 要坚持原则,敢于担当,勇于负责,为群众排忧解难,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。
“扑下身子、深入群众”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,更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,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,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,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,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!